首页
 
武汉市洪山区团结大道1018号14栋
027-86737290
430070

媒体关注

楚天都市报:40年砺砥前行,百年武水正扬帆,一滴水折射大武汉发展变迁

点击:时间:2018-09-21
        9月20日上午,武汉市北湖污水处理厂建设现场,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二沉池刮吸泥机设备安装,这标志着该工程全面进入攻坚阶段。北湖污水处理厂由武汉城投集团旗下的市水务集团兴建,投资45.5亿元,是国家长江大保护和武汉市“四水共治”重点工程。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者,从单一的自来水生产运营,到城市供排水一体化发展,改革开放40年来,武汉市水务集团(以下简称武水集团)砺砥前行,实现了跨越。


▲1978年建成投产的白沙洲水厂,经过多次升级扩建,供水能力由4万吨/日增加到80万吨/日,如今是武昌地区主供水厂
 
  42年前掀起武汉自来水大会战
 
  江城“水荒”成为历史

 
  1906年,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宁波巨商宋炜臣筹集民营资本成立“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”。三年后的1909年,宗关水厂通水,武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自来水,开启三镇文明饮水之先河。当时,日生产能力2.7万吨。
 
  1949年5月,解放前夕,武汉市只有宗关水厂和武昌临时水厂,日生产能力为10.6万吨。
 
  新中国成立后,武汉自来水事业的建设者们前仆后继,新建了一批自来水厂,供水管网总长度不断延伸,供水能力不断提高。但随着各项建设的飞速发展,城市供水建设后劲不足,供水矛盾日益突出,安全优质供水备受关注。
 
  1975年底,武汉三镇自来水厂的日综合生产能力只有67.3万吨,而全市全年日均需求量超过75万吨,制供水能力严重不足,生产设备常年超负荷运行,仍不能满足用水需求,水质、水压、安全也面临巨大隐患。
 
  老城区自来水上楼困难,甚至昼夜无水;部分工厂常因缺水不能开工、餐馆一度停业……自来水基本建设滞后发展,制约着武汉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,也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。
 
  1976年,湖北省武汉市组织实施“武汉自来水大会战”。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历时10年的“武汉自来水大会战”建设后,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净增112万吨/日,达到180.7万吨/日,自此,自来水基本建设按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有计划地进行,同时也拉开了武汉自来水事业扬帆远航的序幕。
 
  40年间,武水人发扬“自来水会战精神”,先后完成了“湖改江”供水工程,圆了武昌高校周边40万群众畅饮长江水的梦想;加快水厂新建、改扩建工程,推进供水管网互联互通,满足了中心城区和新城区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……
 
  今天的武水集团已拥有10座自来水厂,日综合供水能力385万吨。供水管网达7700余公里,大型供水转压站16座,供水服务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,江城“水荒”早已成为历史。
 
  浊度指标从5度到0.3度
 
  水质更优服务更好

 
  关于自来水,老百姓最关心什么?当然是水质优劣和安全。武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,40年间,国家标准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升,出厂水浊度标准从5度、3度,提高到现在的1度,考核指标也从最初的20多项,增加到现在的106项。而武水集团的内部标准,比国标还要严格:去年,该集团将出水厂水质浊度标准由0.5度,再次提高到0.3度,大大优于国标,达到了直饮水的标准。
 
  水质上去了,供水服务也不能丢。为了向用户提供贴心服务,武水集团主动换位思考,不断创新服务方式,全力推进“马上办、网上办、一次办”,用户诉求都会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和解决。
 
  自来水出厂后,经过市政供水管网运送,有的要靠小区内部的二次供水设施流入千家万户。目前,武水集团瞄准被称作供水“最后一公里”的二次供水,不断延伸供水服务范围,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用水舒心。在汉阳区赛博园小区,高层用水难、水中有异味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。去年,经过改造,该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移交武水集团管理,并配备了先进的远程监控系统。不但水压更稳,水质也更有保证。
 
  受益的远远不止赛博园小区。目前,江城已有约170个小区纳入了二次供水远程监控平台,对已接管的214个小区,庭院地管、立管和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,都由武水集团进行维护管理,确保水质、水量、水压均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。
 
  污水处理量16年翻了13倍
 
  守护武汉绿水青山
 

  今天的武水集团不仅仅解决了市民“喝水”的问题,旗下的污水处理厂,也在守护着江城的绿水青山。
 
  在武水集团的推动下,武汉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,先后投资新建、扩建二郎庙、龙王嘴等7座污水处理厂;收购黄浦路、汤逊湖污水处理厂;不断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。
 
  武汉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由武水集团成立之初的2座,发展到现在的10座,日污水处理能力从2002年的15万吨上升至201万吨。
 
  目前,江城的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提标改造:尾水排放标准从一级B 升至一级A。
 
  正在建设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和大东湖污水深隧,正按照长江大保护战略,遵循长江经济带建设“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”的辩证关系,全力推进,这将让大武汉再一次登上“全国之最”。投资45.5亿元,占地面积约1400亩的北湖污水处理厂,是全国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,设计处理能力达80万吨/日,远期达150万吨/日。总服务面积约130平方公里,总服务人口约249万人。与此相配套,武昌的北部将建设近20公里的地下隧道,污水将通过这条深埋于地下30米到50米的隧道,统一送入北湖污水处理厂,实现沙湖、二郎庙、落步嘴三座污水处理厂和北湖污水处理厂的“四厂合一”。
 
  企业运营从单一化到多元化发展
 
  百年武水蓄势腾飞

 
  20年前的1998年4月27日,武水集团旗下武汉三镇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,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,成为国内最早上市的水务公司,也是武汉市城建系统唯一一家上市公司。
 
  公司上市以来,广泛涉足城市给排水、污水综合治理、交通等多个基础设施领域,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建设运营好城市供排水主业的同时,延伸产业链,对外拓展,一批批项目的落地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战略奠定了基础。为进一步发挥企业优势,深化供给侧改革,全方位提升水的品质,“汉水1906系列优质瓶装水”“公益优质直饮水”“小区优质水站”项目,让市民体验多层次水需求的获得感。
 
 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发展,今天的武水集团已经成长为大型综合型企业,业务范围涵盖供水、排水、市政工程、房地产开发、过江隧道、水环境治理、信息管网等多个领域,拥有资产260余亿元。
 
        净两江之水,润三镇人家。武水集团传承了武汉百年供水历史,也参与并见证了40年来武汉水务事业的发展,更兑现着对江城人民的承诺。
 




关闭